2025年6月,全國首個“超低溫SCR脫硝項目”在東莞市新東元環保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莞新東元”)正式啟用,標志著150℃超低溫脫硝規模化應用成為現實。該技術首次成功落地垃圾焚燒發電領域,實現高效、平穩運行,是國內工業煙氣治理的重大技術突破。
在國家“雙碳”戰略縱深推進與工業綠色轉型的關鍵節點上,華明環保與東莞新東元攜手開啟工業環保領域新一里程碑。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固廢處理標桿企業,東莞新東元率先采用全球領先的華明超低溫SCR脫硝技術,在其750T/d垃圾焚燒爐實現突破性應用。該項目不僅提升了環保科技國產化的新高度,更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造"無廢城市群"、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的國家級示范樣板,為全球工業超低排放提供了"中國方案"。
突破國際技術壁壘,掌握環保產業話語權。面對發達國家長期壟斷的高端催化劑技術,華明環保通過不懈技術攻關,攻克超低溫150℃工況下脫硝活性衰減的世界性難題。在東莞新東元項目中,NOx排放日均值≤50mg/m3、氨逃逸≤3mg/m3的穩定數據打破傳統技術性能極限,標志著我國在大氣污染治理關鍵技術上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為環保技術裝備國產化替代注入強心劑。
重塑產業經濟邏輯,激活綠色發展新動能。該技術在東莞項目應用中,蒸汽能耗可大幅降低60%,實現單爐降本400萬元/年以上,首次驗證"環保投入=經濟效益"的可持續模式。在深度響應國家發改委"節能減排改造升級"政策背景下,該技術使垃圾焚燒產業從"成本中心"轉向"價值創造中心"。若全行業規模化應用該技術,年節約能源成本將超百億元,成為實體經濟綠色轉型的核心引擎。
強大兼容性,賦能多領域超低排放。此次華明超低溫SCR技術的完美落地運行,成功驗證了該技術可靠性與經濟性,為鋼鐵、水泥、焦化等非電行業提供了“不妥協的減排方案”:
【超寬溫度窗口(150-480℃)】 可根據不同業主的煙氣特性(溫度、成分等)靈活調整配方和生產工藝,完美適配垃圾焚燒、生物質發電、鋼鐵、水泥、冶金、化工等復雜多變的工業場景。
【卓越環境耐受性】 具備超強耐水(最高耐受30%)、耐硫(最高耐受2500mg/m3 SO?)及抗堿金屬中毒能力,有效延長催化劑使用壽命,減少更換頻率,進一步降低長期運行成本。
【超低氨逃逸】長效催化反應從源頭鎖氨。相較于同類技術,在氨逃逸控制方面展現出更高的精確度與可控性,滿足日益嚴格的環保標準。
華明超低溫SCR脫硝技術在垃圾焚燒領域的成功應用,標志著工業煙氣治理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它以 “低溫活性+環境耐受+成本重構”三維突破,徹底扭轉了工業脫硝領域“高溫依賴、高能耗、短壽命”的傳統邏輯,重構了環保經濟模型——將環保合規成本轉化為節能增益與標準紅利,為工業煙氣治理提供兼具技術先進性與經濟可持續性的系統級解決方案,成為響應國家“雙碳”戰略、推動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的有力技術支撐。

東莞新東元項目鳥瞰

超低溫SCR脫硝催化劑